谈到计生政策的好处,集美区后溪镇后溪村的王玉栓心里满是感动:“计生政策让我们全家受益,不仅多领取了一份征地补偿款,小女儿治病的补助也拿到了。”
近年来,在厦门实施跨岛发展战略和集美区加快城市化进程中,面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集美区积极探索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服务管理模式,从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入手,通过“土地换社保”、“多一人份额”、困难补助等形式,将实惠送到计划生育家庭,实现了对育龄群众生育行为的调节,进而转变了群众的生育观念。
今年初以来,集美区各级党委、政府又相继出台文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将惠民政策与计生政策有效衔接。逐步完善的利益导向机制,已成为集美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特色品牌。
政策齐跟进
解民众后顾之忧
在大开发、大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征地拆迁,面对因此产生的被征地人员,集美区在制定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中,率先引入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使计生家庭得到实惠。
为使计划生育家庭从根本上解除后顾之忧,早在2005年,集美区就出台了《被征地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办法》,对遵守计划生育的家庭,被征地人员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时,区财政为每个参保人补助1万元;对其中的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 区财政为每个参保人在给予补助的基础上再奖励1000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补助标准有所提高。今年,集美区拟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加大奖励力度,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调研中。据悉,文件出台以来,已有10839名遵守计生政策的失地农民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
为进一步扩大“土地换社保”惠及面,针对家庭困难的被征地人员,2010年集美区首创政府担保、个人贷款参加养老保险的模式,即由个人向银行贷款,镇街财政拨专款作担保,参保人以部分养老金还款,不用花一分钱即可参保。至今全区共有7144名老人贷款参保,每月可领取400多元养老金。老人们把这项惠民政策称作“老无忧”,“老无忧”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养儿防老”的观念开始转变。
经济给优惠
保群众切身利益
对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已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和生育两个女孩并已落实绝育措施的家庭,在分配所有集体经济收益(包括征用集体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时,可享受增加一人份额的政策优待。
集美区在2005年率先全市首推这项“多一人份额”计生奖励政策,该政策涉及面广、奖励金额大、事关群众的经济利益,在全区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次年2月,侨英街道叶厝社区66户家庭首批在集体经济项目收益分配中享受了“多一人份额”,政策当场兑现后,辖区育龄妇女办理独生子女证更加踊跃,农村长效节育措施、二女结扎落实率都进一步提高。目前,总共有12352户次受益,受益金额达8755.7万元。
为了进一步巩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成果,今年3月份,集美区又出台了《关于重申严格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通知》,再次强调对“多一人份额”政策必须严格落实,同时严格要求“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不得计入拆迁补偿安置人口”,“不得以各种理由变相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给予安置补偿”,进一步完善了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有力促进集美区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
补助有新法
促困难户受助
近年来,集美区在不断建立完善资金帮扶、紧急救助、阳光助学等计生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出一系列补助新办法,让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充分享受优惠和优待。
2011年集美区启动的“计划生育困难女孩家庭帮扶”项目,已为 116 户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困难女孩家庭提供了帮扶资金35万元,帮助她们解决了生活、上学的困难。特别是近年来,集美区不断完善“绿洲计划”社会救助措施,出台一系列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救助措施,实现教育救助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
此外,在城乡居民就业补助方面,集美区也规定,凡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二女户家庭可享受两年的就业补助,比其他受惠人群的年龄门槛降低了10岁。这一政策的推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计生困难家庭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压力,也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热情和积极性,人口与计生政策在集美城乡更加深入人心。(田圆 郭妮妮 周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