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吗?
— 在......请问你是?
— 呃,不好意思打扰了
......
你有多久
没有跟朋友联系了
你又有多少曾经的密友
因为疏于联系而渐行渐远
联络,让彼此不再孤单
联盟,让团队更加强大
联欢,让快乐无限蔓延
联姻,让关系血浓于水
......
这就是“联”的魅力
“联”
连也
从耳,耳连于颊也
从丝,丝连不绝也
——《说文解字》
1
联,是空间的交接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这时候
长江水成为我们之间
割舍不断的那份联系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
如今高铁网纵横交错
让天涯变咫尺
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也让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联结更为畅通
2
联,是心灵的相通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最亲密的关系
未必要千言万语
最默契的联系
也许正是心灵的相通
未来
借助5G技术
通过智能芯片
或许可以
高速率、低延迟地实现万物互联
……
这些何尝不也是一种
智慧“心灵”的相互连接
以联结达到联通
3
联,是想象的延伸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唐人张若虚从春江、潮水
联想到人之初、月之初
正因为有如此想象的延伸
才有了这样的佳作
《春江花月夜》得以“孤篇压全唐”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
天马行空的联想力
才能激发人们
对更久远的时间
和更广阔的空间的思索
4
“联”也是文化的传承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对联
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它对仗工整、简洁精巧
是中国文化的载体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据说,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
这两句首尾连起来正是“新春”
从此之后
春联习俗一直流传
至今已逾千年
在庭院门廊
在阁楼庙宇
在名胜古迹
我们也总能看到各式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悬于东林书院内的对联
表达了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建筑与对联
相得益彰
也让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承
“联”的形式多种多样
“联”的内容丰富多彩
互联网时代
无处不在的网络联结
也让我们的就医方式
悄然发生改变
微医
用App联结医生和病人
让医患之间天涯虽远
但心在咫尺
微医
以科技赋能医疗
建设数字健康基础设施
联
每个细小联结
就能联通天下
来源:新华网(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IC photo)
监制:刘洪 张立红
作者:石海平 谷朋
更多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