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江:和谐宜居展新姿

发布时间:2012-10-30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倾力改善人居环境,城区整体面貌日新月异;确保民生优先,社会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坚持科教兴区、文化强区,文化惠民效应彰显……近年来,福州台江举全区之力,以城市建设、社会保障和文化事业三大方面工作为抓手,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一个惠泽民生、和谐宜居的台江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视野中。
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今天的台江,依托12公里最优美的闽江岸线资源,进一步实施沿江大开发,涌现出一批高档楼宇和城市综合体,拥有了滨江休闲广场、闽江公园北园等较为完善的综合配套设施,“闽江黄金水道观光游”和闽江北岸灯光夜景成为福州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即使是每天生活于其中的台江人,也忍不住赞叹:“城市面貌天天在变靓!”
  2011年以来,台江区已完成红星苑一期、桂园怡景二期、鳌港苑三期等38.3万平方米的保障房建设,上海东新村旧城改造项目10幢安置房均已封顶。福机新苑限价房建设、红星苑限价房建设、新港苑限价房建设、二开关厂及琯后街地块拆迁、白马河沿岸整治地块房屋征收项目等5个台江区城市建设项目进展顺利,1-9月累计完成投资3.73亿元,占年计划的86.65%。轨道交通1号线达道站地块征收基本完成。全面实施达道河、光明港一支河、瀛洲河等8条内河改造提升,城区内河水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滨江休闲广场夜景灯光改造,城区景观和群众生活品质有效提升。
  然而,现在的变化还只是未来台江城市建设的一个起点,一幅美丽的城市宜居蓝图正在徐徐铺展。
  以承办2015年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为契机,台江从2012年9月开始,开展环境综合整治900天大会战,实施基础配套、景观提升、市容整治、区域突破四大行动。
  120天内,完成西洋里等11条小街巷维修改造任务;完成福沃花园等11个无物业小区整治和金斗社区完整社区打造任务;完成台江路至五一路沿线外立面整治及广达路等10条道路店牌店招整治;力争完成三捷河、白马河、光明港河(西段)综合整治沿线房屋征收工作;完成江滨大道及两侧、排尾路、六一路沿线绿化提升及福瑞新村等第一批10处拆墙透绿点的围墙拆除重建及绿化补植;完成“数字城管”系统试运行。
  900天内,完成八一七路、五一路、六一路等市定重点路段及片区清违治理、建筑外立面整治、夜景灯光改造任务;完成闽江北港驳岸整治一期先行先试段工程建设及三捷河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区属已整治河道沿岸景观提升;完成光明港公园新建及南公园整治提升,推进城区主干道绿化、花化,全面推进“三横六纵”干道景观轴线沿街拆墙透绿工作,全面提升城区园林绿化档次;全面完成辖区环卫市场化运作;全面完成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改造工程;推进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海峡金融商务区建设,全面提升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核心竞争力。
民生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
  这些日子,家住瀛洲街道的蔡金娥老人精神头特别足,红光满面,身体硬朗,可一年前她还是邻里们眼中的“药罐子”。原来,瀛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去年9月开始就在福州率先启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已与861户家庭建立了签约服务关系,主动提供上门问诊、后期治疗、前期预防等一系列医疗服务。蔡金娥老人就是这项服务的受益者之一。
  在福州市去年首批试点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台江区占了9家。今年,台江区正进一步将这项服务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及。当前已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群众对社区卫生的满意率达92.9%。
  不断提升的卫生服务水平只是台江区民生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台江区本级财政集中统筹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达4.6亿元,同比增长29%。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完成6500平方米的校舍安全加固,新建宁化小学,新增红星苑幼儿园等6所公办幼儿园。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在全省首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区目前已建成社区综合居家养老服务站75个,年底总数将达77个,实现在全区73个社区的全面覆盖,“10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老年人将享受到日托、娱乐、学习、心理慰藉等各种服务。
  今年,台江区继续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总投资2.59亿元的2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努力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厚养、住有宜居”的同时,将社会发展成果直接普惠民生。
  据了解,台江区今年安排“民生社会事业战役”项目30项,总投资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2亿元。该战役共有6个项目已全部竣工,18个项目超序时进度。全区校安加固工程已竣工,10栋加固完成的教学楼已全部投入使用;新建洋中街道中心幼儿园项目已竣工,正在进行设备的安装、验收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台一小、三十六中扩建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宁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加快内部装修。台江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琉球馆修复工程已全面完工。辅助残疾人就业项目今年目标任务是辅助10名残疾人就业,已于9月12日超额完成任务,共辅助20名残疾人就业。光明行动项目已全部完成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对特困重度残疾人实施居家养护项目今年目标任务数50名,每人发放经费5000元,已超额完成任务,实际发放70名。
公共文化服务
惠及百姓
  9月26日,台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正式揭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位于鳌峰街道鳌峰路,总占地面积约8亩,总投资约1200万元。建有1幢2700平方米的体育馆,一层少体校校部、二层乒乓球馆、三层羽毛球馆。室外建有一片小型足球场、二片篮球场。
  近三年来,台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2011年,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台江加大对文、图、博三馆的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去年,总投资1.1亿元的区文化活动中心大楼建成投用,区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区图书馆也正积极争创“国家二级图书馆”。
  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带来的是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现在,台江已建成三大类群众文化活动“小基地”品牌,各领风骚,主要包括:五个文化活动基地,即北江滨“星夜之声”激情广场、苍霞新城威风锣鼓活动基地、文化宫锣鼓活动基地、白马河公园军鼓活动基地、北江滨闽剧票友活动基地;五个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基地,即第四中心小学少儿十番音乐培训基地、双虹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江第三中心小学渔歌培训基地、宁化小学民间民族舞蹈培训基地、台江实验小学闽剧培训基地;五个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点,即北江滨“星夜之声”激情广场、“大众之声”激情广场、北江滨外来务工人员交谊舞活动点、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宫激情广场、外来务工人员“歌声与微笑”激情广场。
  下一步,台江区计划加大向基层特别是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的力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从群众需求出发,因地制宜打造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到2015年完成十个基层文化活动平台建设,继续加快推进十个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社区健身路径工程,不断改善社区全民健身公共设施。积极配合省、市广电部门,加快推进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工程,尽快实现“数字台江”建设。加快台江区图书馆网络信息化建设,并将其服务职能延伸至社区,实现全区共建共享文化成果。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