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80岁以上老人喜领高龄补贴。蔡宗营摄
今年初以来,石狮市以构建“幸福之城”指标体系为统揽,全力抓好各项民生工作,多项民生指标位居全省县市前列。特别是新农保和新农合工作,在全省一路领先,让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幸福石狮的魅力。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全省县级最高
26日下午,在石狮市凤里街道大仑社区居委会,见到在此等候多时的蔡友亭老人。老人今年65周岁。“我是去年10月份开始领新农保养老金,每个月有110元。老伴今年初正好年满60周岁,也开始享受这份福利。”蔡友亭满脸堆笑地说,“两个人加起来一年有2000多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份额外的收入为我们减轻了不小的日常生活负担。
石狮市委书记张永宁说,石狮新农保施行于2011年,属于泉州市第三批。今年来,石狮市继续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中,新农保工作取得诸多突破。目前石狮市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110元,居全省县级首位,是省定标准的两倍。
有人给石狮市新农保总结出十个“第一”:在泉州市第三批试点县(市、区)中第一个扣缴保费、第一个开发利用单机版软件为群众办理参保手续、第一个参保率达到100%、第一个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作金融机构、第一个完成业务档案达标验收申报、第一个动员社会贤达为群众代缴保费、第一个为镇(街道)统一招聘新农保协管员、给予村(社区)新农保工作奖励第一高、缴费补贴第一高(125元)、基础养老金全省县市第一高(110元)。
石狮市领导对新农保工作高度重视,真抓实干,要求十天汇报一次工作,并多次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问题,对排名末三位的镇(街道)通过电话进行督促。各部门配合密切,民政、计生、残联等相关部门负起责任,认真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审批。创新工作举措,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新农保工作,社会贤达积极捐资代缴新农保。宣传方式多样,结合地方特色,采用闽南四句和动漫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宣传,提高新农保知晓率。据张永宁介绍,截至目前,该市共缴保参保152737人,参保率达96.24%,累计征缴保费2161.4万元,领取养老金人数32418人,累计发放养老金4188.66万元。
石狮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明年将重点加强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做好续保参保工作,力争续保率达到100%。加强与企业社保中心的联系,避免重复参保现象的发生。坚持业务部门立卷和平时立卷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日常对参保人员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保证每月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新农合筹资标准
居全省县级首位
26日下午,在兰聪雅家里,她手里拿着一份母亲兰淑美的住院结算单。单上清楚显示,今年共花去6.2万多元,补偿金额3.6万多元,几乎是一半。兰聪慧母亲于2008年不幸患上尿毒症,“5年来共花掉二三十万元积蓄,还好赶上了好时代,新农合为我们省去十多万元,补偿比例逐年上升,现在最高可以达到90%,要不然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她语气平和地说,“家里只有老公在赚钱,一个月也就2000多元,孩子还在读书,我自己在家负责照顾母亲,几乎没有收入。如果没有这个好政策,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据石狮市长张贻山介绍,针对农村中存在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石狮市采取“先行试点,逐步铺开,巩固完善”的方法,于2004年首先在5个村试行新农合,2005年试点扩大到覆盖城乡的60村(社区),2006年9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覆盖率100%,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
石狮市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制度,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城乡居民自愿参加,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和监管,保险公司专业化服务”管理机制,突显运作模式新、参合覆盖广、政府补助多、保障水平高、补偿服务好和定点医疗机构分布广等六大特色。
经过多年努力探索,石狮市新农合取得六个“全省率先”:全省率先实行城乡一体模式,城镇和农村居民统一筹资标准和补偿方案。全省率先采取专业保险公司经办新农合业务,具体业务委托专业保险公司经办管理。全省率先确立“以农民纯收入3%为基准,以政府补助为主、参合人合理负担”的筹资增长机制。全省率先推行新农合补充商业保险,由财政统一出资10元/人年,将意外事故医疗保险作为新农合的补充。全省率先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推行基层普通门诊30元定额标准内免费医疗。全省率先探索住院 “按病种(组)按人头总额预算”复合式支付改革,新农合基金按病种(组)和人头数总额预算包干、基金结余奖励医院、超支风险医院共担,预算内基金按病种(组)定额付费、病人住院按固定比例自付。
张贻山说,石狮新农合筹资标准连续几年居全省前列,今年是320元/人年,居全省县级首位。2004至2012年,共筹集新农合资金3.1亿元,截至2012年11月,累计补偿22.37万人次,累计受益率达81.15%,补偿金额累计达2.8亿元。
石狮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将继续提标扩面。基金筹资标准将提高到420/人年,居全省县市首位。在所有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将全面推行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和信息化管理服务,届时在村级医疗机构即可即时结报。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将全部纳入报销范围,从普通门诊扩大到住院,特殊门诊病种扩大到30种。住院及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将提高10个百分点,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至15万元/人年。继续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提高重大疾病住院大额医疗费用补偿保障水平。
此外,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方面,石狮市均位居全省县级前列。
石狮成立和谐社会促进会
26日,石狮市成立和谐社会促进会。该会以自愿参加为原则,首批登记339名个人会员及149家单位会员,由45家社团组织、103家大企业、9个镇(街道)和127个村(社区)组成,是联合性、非营利社会组织。
和谐社会促进会是一个融合各社会组织的大平台,一个服务新老石狮人和谐共处的新载体,秉承“社会协同、调处矛盾、帮扶救助、促进和谐”的宗旨,努力发挥社会协同的桥梁作用、民间促和的牵头作用及和谐社区的示范作用。有效促进会员单位的和谐发展,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之中,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全市人民特别是新老石狮人的和谐共处。
医疗救助金额达458万元
今年1至11月,石狮市医疗救助959人次,总金额达458.3317万元。
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帮助贫困家庭解决或缓解医疗困难问题,从城乡一体化的实际出发,石狮市于2010年出台《石狮市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医疗救助正式在城乡同步施行。
该救助经费主要来自市财政预算、上级补助、福利彩票基金、社会各界捐赠、医疗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和其他资金。救助范围包括城镇孤老、农村“五保对象”、“三无人员”、在乡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上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40%定期补助对象和低收入家庭社会困难对象。具体操作办法,即针对因病住院治疗产生的医疗费用,扣除医疗单位减免、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医疗补偿后的剩余部分,进行医疗补助,补助比例从30%至80%不等。
全年高龄补助金额达370万元
统计显示,今年石狮市累计发放高龄补贴370万元。
为了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石狮市探索建立高龄老人补贴制度。今年1月1日起,全市80周岁及以上老人开始享受高龄补贴,该制度被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经摸底调查,今年全市80周岁及以上老人共有5562人,其中80至89周岁老人有5011人,每人每月补贴50元;90至99周岁老人共539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100周岁及以上12人,每人每月补贴250元。(柳波 丽雅)